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郡主和县主,傻傻分不清怎么办?
从“公主”到“县主”:一场古代女性身份的“价格游戏”
话说,当年热播的《清平乐》里,宋仁宗死活不让心爱的女儿嫁给韩琦,理由竟然是——“朕不忍让你当驸马”。堂堂驸马爷,皇帝的女婿,怎么就让人“不忍”了呢?这还得从古代女子身份的“明码标价”说起。
一、金枝玉叶,等级森严:一场身份的“明码标价”
翻开历史的古卷,皇帝的女儿叫公主,这谁都知道。但你知道吗?公主这顶“皇冠”下,还藏着细致到令人咋舌的等级划分,简直就是一场古代女性身份的“价格游戏”。
1. 公主:天子之女,身份尊贵
公主,顾名思义,天子之女,身份自然尊贵无比。她们的封号前,出嫁前冠以“美字”,彰显皇家风范;出嫁后则以“国名”相称,尽显一国之尊。她们的品级等同于亲王,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是皇室的金枝玉叶。
2. 长公主:皇帝姐妹,地位尊崇
皇帝的姐妹,虽然也是金枝玉叶,但为了与公主区分,便有了“长公主”的封号。她们同样享有与公主相同的待遇,地位尊崇。
3. 大长公主:皇帝姑姑,位高权重
如果说公主和长公主是皇室的花朵,那么大长公主就是皇室的常青藤,她们是皇帝的姑姑,辈分更高,位高权重。她们的仪服比照皇后,封号多以国名为先,彰显其尊贵地位。
4. 郡主、县主:身份尊贵,略逊一筹
亲王的女儿,则被称为“郡主”,享一郡之封;郡王的女儿,则被称为“县主”,享一县之封。虽然她们也出身皇室,身份尊贵,但与公主相比,地位还是略逊一筹。
二、驸马的“烦恼”:荣华富贵背后的无奈
公主们身份尊贵,她们的夫婿,自然也成了众人艳羡的对象。这顶“驸马”的帽子,却并非人人愿意戴。
1. 驸马都尉:荣华富贵,仕途黯淡
驸马,全称为“驸马都尉”,最初只是管理御马的官职,类似于弼马温。自三国时期何晏娶了公主后,才逐渐演变成公主丈夫的专属称谓。
宋代的驸马,却过得并不舒心。他们一律被授予“驸马都尉”一职,除非犯错,否则终身不得升迁。这种“金丝雀”般的生活,让许多有志之士望而却步,甚至被视为仕途的“绝路”。
2. 郡马、县马:地位尴尬,被人轻视
与驸马相比,郡主和县主的丈夫,境遇更加尴尬。他们被称为“郡马”和“县马”,被人戏称为“裙带头官”,社会地位不高,甚至常被人轻视。
三、封建制度的缩影:一场权力与身份的博弈
古代女子身份的等级划分,看似繁琐复杂,实则是封建社会权力结构的体现。
1. 皇权至上:等级森严,不可逾越
从公主到县主,身份等级的划分,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这种权力也体现在对女性身份的等级划分上,任何人都不得僭越。
2. 男尊女卑:女性依附男性,缺乏独立性
古代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她们的身份地位,往往依附于父兄或丈夫。公主、郡主、县主,虽然身份尊贵,但她们的命运,却 largely 取决于她们的父兄或丈夫,缺乏独立性。
3. 社会流动性低:身份固化,难以改变
古代社会,等级森严,社会流动性极低。女性的身份,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注定,很难改变。这种身份的固化,也限制了女性的发展空间。
这场古代女性身份的“价格游戏”,折射出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和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如今,封建制度早已成为历史,但这场“游戏”所带来的思考,却依然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