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古往今来,不知留下了多少关于黄河的千古绝唱、诗词佳作。大河之上波涛滚滚,荡涤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心胸,也浸润了无数文人骚客的笔墨情怀。武汉大学的王兆鹏教授曾出过一个唐诗宋词的百名排行榜,一时间引发不少争议。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和武书连中国高校排行榜一样,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在王兆鹏唐诗宋词排行榜前100名的诗词作品里面,有很多关于描绘黄河的名篇佳句。
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和他的另一首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分别位于排行榜的第三和第四位,同一作者两首写黄河的唐诗同时入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尚属首例!王之涣的这两首唐诗相较于排名第一的《登黄鹤楼》和排名第二的《送元二使安西》,真的很难分出高下。王之涣作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虽仅有6首作品存世,但是凭这两首与黄河有关的诗句,却足以名垂千古。王之涣一生坎坷,年少时曾“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常击剑悲歌,豪放不羁,性格和诗仙李白颇有几分相似。
诗仙李白的《蜀道难》在王兆鹏先生的排行榜中虽然在第十位,但是并不影响李白在诗坛神一般的存在。李白关于黄河的诗句可以说是最多的,比较著名的像“君不见天上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赠裴十四)、“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等等。相较于王之涣,李白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踏遍名山大川,留下的诗作有上千首。李白盛年时也曾有过受宠入仕的经历,但是狂放不羁的性格最终让他不再贪恋宫中乏味的御用文人生活,而是沿着古老的黄河顺流而下来到齐州等地参禅悟道,开启了云游天下的开挂之旅。从某种意义上,李白描写黄河、长江的诗句(如早发白帝城等)都不少,但是相比较而言,李白描写黄河的诗句更为著名一些。南京大学的莫砺锋教授曾把豪放派词人苏东坡当作长江的代言人,那黄河在词人眼中同样是大书特书的一类题材。
如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元好问在《水调歌头》中写道“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温庭筠在《拂舞词》中写道“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还有苏轼的《满江红》“一樽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林正大的《木兰花慢》“黄河天上派,到东海、去难收”等等。在众多与黄河有关的诗词中,如果非要选出一句最能代表黄河的诗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谓最有意境的了。但是以黄河为题写的诗作,当首推王安石的《黄河》,“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相较于罗隐的《黄河》,“莫把阿胶向北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相比,王诗写的更为现实一些。因为,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曾经有过治理黄河亲身的经历。但是我更推崇清代宋琬的《渡黄河》,“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诗以言志,表达出了人生哲理。至于宋代邵雍在其《题黄河》中所言“谁言为利多于害,我谓长浑未始清。西至昆仑东至海,其间多少不平声。”,则是另有所指吧?
总之,黄河从古到今,都在默默滋养着她的亿万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她以壮美的身姿,惊艳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才子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