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全名:阿弗列·诺贝尔,国籍:瑞典,代表作品:一生从事发明创造,有炸药大王之称。诺贝尔,一个响亮的名字,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传颂着。有人说他是一个“炸药大王”;有人说他是“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有人说他是“发明家、科学家”。他用大量的科学发明为人类造福,并 且立下了遗嘱,设立诺贝尔奖,继续为推动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不朽的贡献。
年幼多病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的父亲是位工程师,很喜欢搞发明,做化学实验,是个热心科学的人。诺贝尔的母亲是位有文化教养的女士,性格爽朗,乐观自信。诺贝尔生来体弱多病,母亲对他倍加爱护。
诺贝尔八岁时,进入当地的一所小学。他当时身体不好,上课常有缺席,但是在学校里时,他学习特别勤奋、刻苦,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1842年,诺贝尔一家迁居俄国的彼得堡。因不懂俄语,身体又不好,诺贝尔不能进当地学校,父亲就请来家庭教师辅导他学习。诺贝尔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不仅很快学会了俄语,还学会了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多国语言,为以后的学习、交流打下了基础。
冒险旅行
1850年,十七岁的诺贝尔以工程师的名义,独自开始了冒险旅行,考察各国最新的科学和技术。他首先去德国,接着去了丹麦,然后又绕道去了意大利。最后,他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法国首都巴黎。
在巴黎,他拜访了大学的研究所,观摩了各种实验,并结识了不少科学家,了解了发达国家大量的科技新成就。告别巴黎后,他去了英国,参观了伦敦的世界博览会。不久,又前往美国纽约。
在父亲的好友、海军工程师埃里克森位于纽约的实验室,诺贝尔学到了许多东西,积累了许多新的研究和实验方法,大大开阔了视野。
1854年,在外学习多年的诺贝尔回到俄国,决心开展安全炸药的研发。
研制炸药
早在1847年,意大利的索伯莱格就发明了烈性炸药硝化甘油,这种炸药的爆炸力非常惊人,但是却极不安全,稍不留神,就会使操作人员粉身碎骨,索伯莱格就是因为试验受伤才中断研究的,但雄心勃勃的诺贝尔决心把这种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
1862年,诺贝尔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他发现要使硝化甘油爆炸,必须加热到爆炸点。他把硝化甘油装在玻璃瓶里,再把装满火药的锡管放入,然后装进火药引爆,很快,用火药引爆硝化甘油的实验获得成功。
当时,正值欧洲工业革命的高潮期,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药,于是,诺贝尔和父亲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郊外,筹建了一个小型试验工厂,这就是诺贝尔火药工业公司的前身。
就在诺贝尔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一场灾难降临了。1864年9月的一天,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磨难的工厂又发生了一次大爆炸,诺贝尔新建的硝化甘油工厂瞬间被夷为平地,而更令人悲痛的是,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其他四个助手全被炸死了,他自己也身受重伤。这次悲剧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他觉得埃米尔的死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没有多久他就去世了。而周围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不久,政府发文禁止诺贝尔这个“科学疯子”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面对政府的禁锢和亲人的眼泪,诺贝尔仍不愿放弃。陆地不行,他就在梅拉尔湖上租了一条破船,建立了自己的船上工厂。这个船上工厂每日里只能在湖中心活动,一旦漂流到岸边,就要遭到居民的唾骂和攻击。实验经费奇缺、设备简陋和遭人非难的艰苦状况,都丝毫没有动摇诺贝尔继续实验的决心。
经过数百次充满危险性的实验后,诺贝尔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以雷酸汞作为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发明了雷管。
一天,诺贝尔在梅拉尔湖边上进行引爆实验,远处观望的人们亲眼目睹了诺贝尔从死神手中挣脱的情景:敏捷的诺贝尔刚刚轻手轻脚地将实验装置安装完毕,转回身走,还没有走开多远,就听到“轰”的一声冲天巨响,炸药卷起了浓重的黑烟和尘土,人们都觉得这回诺贝尔肯定完了,但几分钟后,满脸血污的诺贝尔却出人意料地从硝烟中跑了出来,边跑边喊道:“雷管试验成功了!雷管试验成功了!”
1867年7月,英国北部矿山矿石贮存场的平地上,挤满了好奇的观众,他们谨慎又惊恐地向前眺望着。只见诺贝尔的几个助手,用废枕木点燃一堆篝火,然后,诺贝尔从容地把十多磅重的炸药,放在熊熊烈火上。围观的人们心惊胆战,他们深知不安分的硝化甘油的威力,有些人吓得闭上了眼睛……但不论怎么烧,新炸药都安然无恙。诺贝尔又将炸药埋入一个废洞里,用引爆剂引爆,炸药刹那间就使碎石乱飞、地面颤动……
新炸药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使用诺贝尔炸药的客户解除了疑虑。从此以后,诺贝尔的炸药广泛地应用到工业、矿业、交通业之中,全世界到处都响着诺贝尔炸药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诺贝尔发明的炸药,虽然对和平生产有贡献,但也被用于战争,使许多人丧生,这使他感到万分痛心。他向人们诉说战争的可怕和灾难,号召人们热爱和平,不要战争。
设立诺奖
诺贝尔一生从事发明创造,共获得各项专利355项。他家财万贯但一直过着独身生活。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立下遗嘱,献出大部分财产,用财产的利息设立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项奖。这就是著名的诺贝尔奖。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患脑溢血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去了,当时身边竟没有一个亲人。在葬礼仪式上,生前好友发表了演说,人们回忆了他非凡的智慧、卓越的成就、帮助人类征服自然的神奇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