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战役之一,是战国时代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烈的战役。那么,这场“血流漂橹”的大战发生在哪里呢?很多朋友马上会想到河北邯郸附近,因为交战双方是赵国和秦国,战争方向是秦攻赵,而赵国的都城在邯郸。
其实不然,经考古发掘和历代众多史学家反复考证,长平之战的中心点在山西长治南的高平市(县级),令人惊讶的是,在现如今的长平县城及周边村屯中,还有大量的村名与长平大战密切相关,使这场东周最大的战事如在目前。
一、发现古战场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民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关东其他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秦也因此全胜,使其一统天下之势不可逆转且急转直下,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即将临降。
长平一役,为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其惨烈程度在世界冷兵器时代也是罕见的。不仅有列国中主要国家最高决策的战略成败,也集中了战国一代最优秀、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廉颇、白起等将领的参与,凝聚着中国古代悠久的发达的军事理论和实践经验。
这个沉睡中的古战场,历经两千多年,最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我们循着大战的地名,回顾一下这场史诗级的大战和今天的战争遗迹。
高平县城在长治市南约50公里,这座美丽的小城古时就称“长平”,是赵国的“滑铁卢”。它原属上党郡,现属晋城市管辖。这里是长治、晋城之间的分水岭南沿,实为天然屏障,浊漳水由分水岭北流,丹河出分水岭南流。
这里沟壑纵横,地势险恶,素为兵家重视。从层峦叠嶂的丹河河谷,到高平、晋城交界的界牌岭,南北约40公里;以高平县城为中心,东西约25公里,形成一块东、西、北三面环山,状如箕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面坡度平缓的小盆地,这就是是当年长平战役的古战场遗址。
这样的地理环境,对于战争来说,有险可凭,特别是西、北方有高平关(今高平、沁水交界)、长平关(今高平、长子交界)、故关(今长治、高平交界)等群塞依东西向山岭排列,向南呈俯冲之势。整体的丘陵地形对军队运动无大阻碍,可以隐蔽迂回,河谷平川则极宜大部队调度和辎重运筹转输。
事实上,全部的长平古战场不止包括现代高平市行政辖区的主要部分,还包括临近的长子县,长治市部分区域,以及沁水县,不过大战发生的主要地区在高平(原长平)。
岁月流淌了两千多年后,这一带的古战场上,如今建起了诸多村庄,而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当地的村民还经常会捡到箭头之类的古兵器,它们虽然深埋地下,但每一个出土似乎都还散发着血腥。
长平之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两千多年,然而,大战古战场的准确位置被找到并最终确认的时间并不长。其原因是:长平之战后,尽管赵国等国史籍对长平之战曾有详细记载,但秦灭六国后实行"焚书坑儒",六国史籍大多被付之一炬。后来,虽有史书对此战有所记载,也是语焉不详。历朝历代对长平之战遗址都有所考证,虽可指出大概方位,但均无具体成果,更没发现一处成规模的尸骨坑。而真正解开这一千古之谜的时间,距今竟不足三十年。
解放后的和平年代,众多史学家为解开长平之战这桩悬案四处寻找线索,直到 1995年,长平之战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且有许多重大发现。经挖掘考证,长平之战遗址,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古长平的准确位置在今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
在遗址区内的永录村,考古人员细心地将表层的土一层层地剥离、清理。经过几昼夜的努力,挖开一个长11米、宽5米、深1.2米的尸骨坑,并将其命名为"将军岭一号尸骨坑"。
在坑内,尸骨无规则地层层叠压,有的仰面,有的侧面,有的俯身,有的头与躯干分离,还有的头部有钝器、刃器、石块造成的创伤等,场景触目惊心。更奇妙的是,一根粗大的胯骨上嵌进了一个在脊形"铁头铜尾镞"箭头,显然是当年恶战中射入的。仅这一层就挖掘出头盖骨60多个。推断:此坑所埋赵军官兵尸体至少超过百具。
此外,尸骨坑还出土了刀币17枚、铜镞2件、铜带钩1件、铁带钩1件、铁簪1件、陶盆口沿残片1件。
坑中挖掘出古代武夫征战时束腰的衣带钩,经鉴定,这些金属佩饰中只有少量是青铜质的,多数是铁质。特别是"铁头铜尾镞"箭头的发现,表明铁器在当时已经开始用于军事。
与此同时,考古人员在"一号坑"西侧还探测到一个宽3至4米、长55米的大尸骨坑,并称其为"二号坑"。
"一号坑"及附近的"二号坑"均为深坑,像天然的深沟大壑。据专家推测,当年秦军将赵国战俘尸体抛入沟内,再填上一层薄土加以掩盖。经过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这些尸骨已然深埋地下。
"一号坑"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原始、最完好、规模最大,并最具有文物价值的长平之战古战场尸骨坑遗址。至此,沉睡两千多年长平古战场终于在史学家的努力下重见天日。
二、地名的记忆
高平春秋时称法氏,战国时改为长平。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就活动在泽潞盆地,逝世后埋葬在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是为炎帝神农氏的先莹。
经考证,长平之战遍及大半个高平,涉及到的山岭、河谷、关隘、道路、村镇达50多处。许多村名都鲜明地印证着当年的战场。
围城村:据说,赵军被秦军围困时,赵括就死于此地。
赵庄村:据说,此地在长平大战后成为一片废墟,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将此地改名为赵庄,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忘赵国。
丹河:丹为红色,相传因血流成河而得名,这条河呈南北向纵贯古战场。如今的高平城里有丹河公园和长平公园。
谷口村,这个村故事最多,也是目前遗迹最多的村子。
这里是当年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据说,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磨豆腐,为高平市提供了60%的豆腐,被称作"豆腐村"。谷口村之所以具有做豆腐的悠久历史,其根源主要是当地百姓不能释怀白起屠赵的仇恨,他们将做豆腐看成是吃"白起肉"。
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村子里有白起台、骷髅山、骷髅王庙等古迹。如今,高平市谷口村的"骷髅大王庙"里有一男一女两具塑像,男白面三缕长须,女装扮类似唐服,下面摆放的牌位上写着"感业大王"和"白衣大士"。据当地人介绍,那就是赵括夫妇塑像。
谷口村的村民都姓"申",据说,最初他们有些人不姓"申",但是迁居到此地后,全部改姓"申",取"神"的谐音,起镇压邪气的作用。于是,先迁来的叫"一申子",后来的就叫"二申子"、"三申子"等。
村边的骷髅山,因尸骨如山而得名。明代诗人于达真写道:
此地由来是战场,平沙漠漠野苍苍。
恒多风雨幽魂泣,如在英灵古庙荒。
赵将空余千载恨,秦兵何意再传亡?
居然祠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
三、“掩埋”与“活埋”
长平之战遗址内,常有戈、矛、箭头等文物出土。在永录村发现的一处尸骨坑,曾出土了大量的尸骨以及刀币、布币、半两、箭头、带钩等文物。
从发掘的尸骨等文物中,史学家们还有另一个收获,这就是所谓"白起坑赵"。秦朝之后,很多史籍在记载长平之战时,都沿用"白起坑赵"这一说法。坑,在古代汉语里有"活埋"的意思。为此,之前的诸多史学文章便称"白起活埋了赵国40万战俘",然而,这40万人究竟是怎样被活埋的却没有明确的记载。
此次发掘中,史学家们通过对尸骨坑的勘测发现,有的尸骨上有遭砍、射的痕迹,有的尸骨仅有躯干而无头颅,包括射进人的胯骨中的短箭头、尸骨手中持有兵器等等。通过这些,就可以充分说明,赵国士兵基本上都是被杀死后掩埋的。因此,"白起坑赵"的活埋之说并不成立。
四、战场为何在上党
回到开篇的疑问,这场秦赵大战为什么会发生在这里?这里既不属秦,也不归赵,缘何至此啊?
前文说过,高平(即古长平)在今长治市(古称上党)南50公里,属上党郡,原本确实不是赵国的地盘,而属于韩国,但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
秦昭王四十五年,秦伐韩,野王降秦,野王本处于上党与韩中心地带之间,野王归秦,那么上党便与韩失去了陆路联系,成为飞地,陷于十分孤立的境地。在长平之战前,正常情况下,秦应先伐上党而后攻野王,但秦却煞费苦心,先攻野王,让上党与韩失去联系,然后即可轻松夺取上党,这正是秦的一大毒着。
首先,从地理位置讲,占领上党有利于渐进攻赵,让韩失去屏障,便于灭韩和灭三晋。
其次,上党地区人口多,战争初期,上党军民至少也在十数万人,实力较强。拥有上党,再加一能士,便有半个国家的实力。
韩败给秦之后,把上党割让给秦,然后,意外发生了:上党的居民不愿意降秦,韩王最后派冯亭负责割让事务。冯亭也不愿意投降,于是率上党十七城投降了赵国,以此把秦的矛头引向赵国,迫韩赵联合,与秦一决高下。不屈的冯亭最后战死在长平战场,而上党军民也终无逃脱的机会。
可见,赵是先被韩绑在了同一战车上,然后才发生了长平大战。看上去,赵似乎有点儿冤,如果拒绝冯亭是否可以避此一劫呢?
先不要小视古人的智慧。事实上,在是否接受上党投降的问题上,赵国内部发生了分歧。因为各个诸侯国都知道,秦对上党是志在必得,并且已经是咽在喉咙口了,如果赵在这个时候接受上党的投降,必将与秦发生正面冲突。
赵孝成王与各家族商议。赵豹主张不接受,他认为君子无功不受禄;平原君赵胜和赵王主张接受,他们认为,之前发动一百万军队,打了一年之久,竟然一个城都没有打下来,现在白给我十七个城,不要白不要。
赵作为一个强国,与采取一统天下策略的秦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秦得上党无疑会增加秦的实力,韩国因此岌岌可危,而赵国也迟早会成为秦的下个目标。
因为从地理位置看,上党与赵的领土接壤,对秦来说是进攻赵的理想跳板和基地。如果赵有实力与秦一决高下,或者能联合诸侯一起抗秦,那么接受是当然之举;如果赵王想利用秦灭韩的时间卧薪尝胆,在战略上来说,不接受投降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最终, 经多方考虑,赵王接受了上党的投降,也等于接下一个烫手的山芋。
五、赵括之死
之后的战争过程,涉及很多重要历史人物及典故,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有印象,简单回顾后,我们重点说下赵括之死。
公元前260年,秦昭王派王龅领兵攻取上党,百姓逃往赵国。赵王老将廉颇为抵抗将军。廉颇放弃上党,只扼守长平,因为这里是通往邯郸的咽喉要道。廉颇见秦军势众,且初战失利,损失巨大,采用守势,坚守营垒不出,消耗秦军进攻,遏制了秦军的势头,形成了两军对峙于长平的僵局。
廉颇是我们熟悉的战国名将,与他相关的将相和、负荆请罪等典故流传千古。但有一个典故需要澄清,那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并不是来自赵国内部或外部对廉老将军的嘲讽,而是秦国为破解僵局使出的离间计。秦军远来,久攻不下,进退两难,便以重金行贿赵国权臣,并在朝中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不敢打仗。秦军最怕的不是他,而是赵括。”
赵括就是那位纸上谈兵的将二代,虽熟读兵书,却完全没有实战经验。而昏庸的赵王竟为秦谣言所惑,果然撤掉廉颇,换上了赵括。
秦一计得惩,再施一计,暗中派出国内第一猛将白起为上将军,统领攻赵,对外却称王龅为统帅。如此一减一增,使战争天平明显倾斜。之后是白起诱敌深入,赵括冒然进攻,秦军假意败走,然后截断赵军后路,将其包围在预设阵地。
赵兵断粮46天后,饥饿不堪,甚至出现自相杀食的惨状。赵括无奈,不得不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但是没有成功。赵括不得不亲离线地图精兵出战,被秦军强弩射中,死于乱箭之下。赵军大败,40万将士缴械投降。
秦军将赵国降军全部坑杀,只将240名幼小放归报丧。赵举国震惊,哀声恸地。
关于赵括之死,史上历来有多种版本,这次考古发现,专家们也基本还原了真相。
在高平有这样一个传说,赵括死于高平县釜山乡老背坡村。“老背坡”就是老兵背着赵括来到此坡的意思。
此说并非完全臆断,前面说过,高平的许多地名都是后世根据长平之战命名的,如箭头村、参军村、围城村、哭头村、老背坡等。恰好《史记》中对此也有记载,所以,史学家推断此说成立。
从史书及县志中赵括追秦军记载的地形看,只有釜山乡地夺掌村符合,“地夺掌”是“地段之争夺”的意思,这里距离老背坡村只有3华里。由此可推断:赵括在地夺掌战斗中被箭射伤或已射死,然后被下属背至老背坡,仓促掩埋于此。
同时刚好有一物证。在老背坡出土中发现了一具男性尸骨和佩剑。尸骨胸膛内有二格扁型三菱青铜箭头,从箭头方向看,应该是从背部射入。经电脑复原,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
死者年龄在30岁左右,身高约1.75米,腰间左侧有一把佩剑。剑长……,格卫两面为“虎头纹”和“兽形纹”,铸工考究……,剑刃有撞击痕迹。
那么,在没有“铭文”的情况下,如何断定这把剑就是赵括的呢?
经专家考证,老背坡发现的这把剑属于“茎长五倍”的上制剑,通常为将军佩剑。而格卫刻有“虎头纹”和“云龙纹”属于实战剑,应为赵括的佩剑。
赵括是中箭身亡的,老背坡的男性骨骼中正好发现了两枚秦军所用的“扁型三菱后翼箭”,这种箭是秦军最先进的连发“驽机”发射的。这使得赵括死于老背坡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据此,专家推测当时的情景应该是:赵括带人突围没有成功,于是想退回临时堡垒,然而,当时秦军在后面一直追击并用弩机连射。仓皇之间,赵括后背中了两箭,贯胸而入。下属冒死将其背到这个老背坡,却终因伤重而亡。赵括的部属因还要继续与敌作战或逃亡,来不及把箭头拔掉,就将赵括和他的佩剑一起匆忙掩埋。为防止秦军挖掘赵括坟墓,连封土墓志也不敢留。随后,赵括的部属全部战死,赵括的死地也就成为了千古之谜。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此后,赵国实力衰竭,从此,东方六国再没有哪一个国家敢同秦国争雄斗胜。这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繁为时代特征的战国时代行将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