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诗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天姥山风景名胜区

时间:2024-12-06 10:41:01


以唐代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而著称的浙东名山天姥山,离绍兴市新昌县儒岙镇10千米,是浙江省新十大名山公园之一。“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在诗中把天姥山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




山水秘境天姥山



步入诗人梦境


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一代诗仙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提及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天姥山主峰便是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境内。古往今来,以天姥山为代表的浙东山水,是无数唐代诗人向往的精神家园。据考证,有450多位诗人曾在这里流连并留下1500多首唐诗,由此也可见新昌山水的魅力所在。


天姥山风景名胜区属于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它以佛教文化、唐诗文化、茶道文化和山水文化为内涵,以石窟造像、丹霞地貌、火山岩石地貌为特色,融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为一体。天姥山得名自“王母”,是新昌一邑之主山,是一片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的群峰。天姥山由拨云尖、细尖、大尖等群山组成,层峦叠嶂,千态万状,苍然天表,具有游览、观赏及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等诸方面价值。


天姥山是“浙东唐诗之路”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云海日出、星光露营、半山民宿……随着一列列高铁列车呼啸而过,曾经“藏在深闺”的天姥山敞开了怀抱。从天姥隐、大草坪,到云之台、金银台等,诗景变实景,梦景变美景,李白的“梦游之地”正慢慢变成一个个可听、可观、可游、可拍的“现实之景”。

天姥山遗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姥古道”。在我国道教人士及历代文人墨客眼中,天姥山是耸立于浙东的文化名山,是道教史上清派的“圣山”,谢灵运、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等450多位诗人前赴后继,纷纷慕名前来“打卡”,在浙东的丘陵中走出了一条“浙东唐诗之路”,绵延千余年,繁盛至今。位于天姥山主峰的金银台应和的是李白诗中的“日月照耀金银台”。“塔身由黄铜铸造,日光下金光闪耀,月光下则宝气氤氲。”金银台会随着时空的变换而呈现不同的景致。



圣名在外的梦中圣山



天姥山在古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确是一座备受敬仰的高峰。从地理上看,天姥山是天台山脉的一部分,它是李白诗中的梦中圣山。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使天姥山成为文人墨客无限向往的神奇仙境。


事实上天姥山海拔只有762米,在浙江群山中,低于天目山、雁荡山、莫干山、江郎山,以及诗里吟咏的天台山等诸峰。天台山在浙江台州的天台县,因为天台宗国清寺蜚声海外,根据其地理位置和特色共分为国清景区、赤城景区、佛陇景区、石梁一铜壶景区、仗琼台景区、华顶景区等13个景区,主峰华顶山位于天台县东北,海拔1098米。所以这样的高度,是如何面对天姥山也要对此欲倒东南倾?

名山大川自古是要和文人结合在一块的。近年来浙江当地大力打造的“浙东唐诗之路”概念,以萧山—柯桥—越城—上虞—嵊州—新昌—天台—仙居(临海)为主体。由于历史遗存和人文典故众多,留下1500多首唐诗,所以成就了这样的一条诗意之路,按照当地的说法,“浙东唐诗之路”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专有名词,成为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又一条文化古道。而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从古至今,天姥山盛名在外,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创造了许多诗词佳句。



探访天姥山


会墅岭扼天姥山北道口,旧有鸟道可攀,今有盘山公路盘旋而上。岭上台地气候凉爽。过会墅岭行5千米,能望见天姥主峰拨云尖,因山顶常萦绕白云,故名。

登山回望,群山为小,北有芭蕉、斑竹两大山(即大尖、细尖)遥遥相对,南有王会、牛牯、万年诸山蜿蜒俯伏,西南有莲花峰拜倒脚下。山上有姥姥岩、天鹰、天姥馍、蹲牛岩、鸡笼岩等。


桃源仙境东濒沃洲,南倚天姥,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相传此处为汉时剡人刘晨、阮肇入天姥山采药遇仙涉足之遗迹,如采药径、仙人洞、棋盘石、惆怅溪等。而逆溪而上的班竹村口的司马悔桥又是唐代隐士司马承祯奉诏出山经此大悔之处。由此而构成娟秀迷离的桃源山水。南朝时,谢灵运出仕永嘉,伐木开径,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成了古代山水诗的鼻祖。

从儒岙镇官元庙油竹坑自然村进去,行二三里,便可达天姥龙潭。只见两岸危崖壁立,林木森森。溪嶂怪石累累,瀑潭相叠。瀑多而奇,有虎哮瀑、龙吟瀑、含羞瀑、跨马瀑、五级瀑……潭多而怪,有畚箕潭、米筛潭、元宝潭、四角潭、大龙潭。其中两个潭十分奇特:一是“哒粥潭”,因为瀑急潭深,水花往上扑溅,酷似一锅刚煮开的粥,直冒热气;另一个是“跌落水”,那瀑泉从高30多米的峭壁上陡然而泻。经过千百年的冲刷,山涧顽石有的宛如捣臼、木勺、面杖、磨盘等农家器皿,有的酷似狮、虎、猫、狗等动物。上龙潭坑,最好选择在大雨过后的第二天。那山涧之水,穿过累累顽石,汹涌而泻,恰似万马奔腾一般,其势壮观之极。



舌尖上的天姥唐诗宴


来新昌旅行,不能错过的东西有很多,这其中一定有天姥唐诗宴。天姥唐诗宴已成了新昌独特的美食文化,不仅有美食的享受,更有一套“李梦白”的卡通形象设计作为现代化背景支撑。天姥唐诗宴的菜单设计就带有“李梦白”的形象,菜单本身又是一份书签。趣味、文化与美食并存,独到又富有深意。

天姥唐诗宴的每一道菜都对应着一句唐诗,比如第一道茶炉天姥客,虽名为“茶”,实则是一盅好汤,茶炉天姥客一名,出自温庭筠的《宿一公精舍》,结合新昌的茶与佛道之文化,这道汤品外敛内放,独树一帜,茶汤有烛火加热,可以慢慢喝慢慢品,不用担心汤凉。

清蒸回山茭白,唐诗别称“越女天下白”,出自杜甫的《壮游》,在当时的杜甫眼中,越女之美无可替代,而这道清蒸茭白之美也是如此。新昌特产的山野小茭白,一般不等其长大就采摘收割,此时的茭白最为美味,经过烹饪摆盘后,色香味俱全,让人极有食欲。


满城尽带黄金甲,天姥唐诗宴的这道菜品别有味道,这一道也是新昌当地人极爱的特色菜,是很多新昌人小时候的记忆。如今这道看似很普通的菜却极受欢迎,也让当地人增收不少。

石城依云豆腐,唐诗别称:千金散尽还复来。金灿灿的外观,无愧其名。一口下去酥脆感袭来,再品内里却入口即化。这道豆腐所制成的菜品,需要用到当地的嫩豆腐,炸制之前要先经过腌制,使豆腐稍稍入味,宽油下锅,再复炸一次。出锅后配上特调的酸甜酱,减弱油炸的油腻感,满口皆是豆腐的清香。天姥唐诗宴不仅有诗意的菜名,且每道菜品的做法尽量跟古人的生活靠近,拉近现代食客与唐代诗人们舌尖上的距离,是游客来新昌旅行不能错过的舌尖美味。